昨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吃一碗热腾腾的元宵、赏一场艳丽的花灯、看一场火热的舞狮扮演……人们经过种种方法庆祝元宵节。在你心中,有哪些难忘的“元宵节回想”?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查询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4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查询显现,吃元宵/汤圆是人们最难忘的“元宵节回想”,其次是赏花灯猜灯谜。
00后赵程瑜老家在四川成都。在他的回想中,小时分一到元宵节家里就会办“酒碗”,“‘酒碗’和酒席不太相同,类似于四川的坝坝宴,以蒸菜为主。亲属齐聚一堂,大人们喝酒谈天,孩子们玩闹嬉戏,晚上一同放焰火,很高兴。”他说,曾经是在家门口的坝子上请厨师来料理“酒碗”,现在都是去饭馆了。
提起元宵节,老家在河南安阳的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常耀说,他形象最深的便是小时分跟家人在路边看商贩滚元宵,“那是我幼年的一大趣味,一个个元宵滚得越来越圆、渐渐的变大,并且摇出来的元宵滋味也特别地道”。
本年53岁的河北沧州河间市市民李青说,她还记住小时分村里一到元宵节就有露天扮演,还会放老电影,“就在村子中心的空地上搭出一个粗陋的台子。黄昏我搬着板凳先去给家人占方位,再花几分钱买把瓜子,边看边吃。还有庙会,我逛的时分总会买点糖拔(麦芽糖),吃一口能粘掉牙”。
常耀和记者说,河南豫剧十分知名,老家每年元宵节都会约请豫剧团来扮演,一连唱上三四天,每天两场,“去看大戏的人特别多,一眼望不到头,很多坐在后排的人都得站在凳子上才干看到。我小时分就爱跟着大人去看戏,用白叟的话说,‘不吃饭也得看大戏’”。
在家园,有哪些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回想”?查询显现,吃元宵/汤圆(78.2%)排在首位,其次是赏花灯、猜灯谜(62.7%),放焰火(43.5%)、赏月(42.5%)别离排在第三位、第四位,其他首要还有:参加或观看舞龙舞狮等传统风俗扮演(36.1%),逛庙会(35.6%),放孔明灯或水灯(28.4%),安排家庭聚会(23.2%)等。
作为元宵节必备食物的汤圆或元宵,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自己在家制造?查询显现,近四成受访者(39.3%)吃的汤圆/元宵是家人自己做的,近六成(59.4%)收到拜访的人会买现成的,还有1.3%的收房的人说不清楚。
“自己家里调的元宵馅好吃不腻”,李青回想,小时分都是家人自己做元宵,馅料里有花生碎、核桃仁、是非芝麻,再放入糖和猪油和在一同后,分红小块儿,冻好,蘸上水倒进装有糯米粉的盆里来回滚,最终下锅一煮,“吃起来真香呀”。李青说,“形象最深的便是自己亲手碾的花生碎,吃起来有颗粒感,特好吃”。
李青说,现在不少人都是买现成的了,馅料挑选规模也大了,除了黑芝麻、花生,还有草莓、山楂、榴莲、巧克力等许多别致馅料,省时省力,种类丰厚。
上海的60后王乾也表明,现在元宵馅的把戏渐渐的变多了,甜的、咸的、酸的……但他自己最爱吃的,仍是甜口黑芝麻馅的,“咬一口满嘴留香,特别满意”。
进一步剖析显现,西南地区受访者自己做汤圆/元宵的份额最高(44.4%),之后是华南地区(43.4%)、华东地区(41.3%)。
你本年吃的元宵口味是啥样的?查询显现,56.5%的受访者吃的元宵/汤圆是甜的,10.9%的受访者吃的是咸的,还有29.1%的受访者甜的咸的都吃。
在河北一所公立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的李爱华说,元宵圆圆的外形标志着团团圆圆、圆满意满,元宵节家人聚在一同吃元宵,也有凝集情感的效果。这种风俗承载的是中国人注重家庭、崇尚团圆的价值观。“尽管很多人都在元宵节前返岗,不能和亲人聚会,但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元宵,不仅是一种典礼感,更能给自己添上一份节日的温暖,祝福自己在新的一年安全满意。”
参加本次查询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4%,90后占40.5%,80后占34.4%,70后占8.5%,60后占2.0%,其他占0.2%。家园在东北地区的占7.6%,华东地区的占26.7%,华北地区的占19.9%,华中地区的占16.1%,华南地区的占19.2%,西南地区的占8.0%,西北地区的占2.5%。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